大小企業為何熱衷于民營銀行?傳聞已久的民營銀行昨日終于落地,據銀監會尚福林介紹,目前已經確定了首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方案,每家試點銀行不少于2個發起人,共有十家民營企業獲許參與此次試點方案。允許民營企業設立銀行本身注定會成為中國金融改革歷程上的標志性事件,而騰訊(0700.HK)和阿里巴巴兩家互聯網企業入選更是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正如我在《對互聯網金融的誤讀和正見》一文中指出的,銀行業的牌照對于大型互聯網企業而言,并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壁壘,它們可以通過發起設立或者收購的方式獲得。只是沒有想到,這么快兩家領先的互聯網公司就拿到了試點銀行的機會。
為何對銀行牌照趨之若鶩
一個小插曲是,此前呼聲頗高的蘇寧云商(002024.SZ)意外落選首批試點,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有媒體直言,蘇寧有借民營銀行概念炒作股價的嫌疑。不過,蘇寧旋即公告自己確實已經提交了申報方案,不存在虛假陳述。問題是,為什么有這么多企業對銀行牌照趨之若鶩?
如果我們看一下已經上市的中國銀行的市值,會發現它們多在凈資產上下波動。這意味著我們可以以銀行的發起人一樣的價格甚至更低的價格購買到這些銀行的少數股權,那么,我們的民營企業為什么還要勞神費力自己去辦一家銀行呢?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中國銀行業目前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超過16%,這還是在最近幾年經濟減速之后的數據,之前更高。因此,在中國經營銀行仍然是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生意,別看中國經濟過去十幾年保持了高速增長,但7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超過15%的上市公司仍然非常罕見。也就是說,從交易的角度看,中國銀行業的估值雖然沒有吸引力,但是從長期持有一項生意的角度,中國銀行業的回報率卻非常可觀。關于中國銀行業有多么賺錢有一個直觀的數據,在《財富》公布的中國500強排行榜上,銀行業的總利潤占到所有上榜公司約50%。
其次,購買上市銀行的少數股權無法實現自己的企業戰略。中國上市的銀行多是國有控股企業,只有民生銀行是個例外。因此,企業投資這些上市的銀行,只能作為財務投資者,無法深入界入銀行經營,更沒有可能將自己的實業資源與金融資源進行深度整合,發揮自己獨特的優勢資源和能力。同時,民營企業收購非上市銀行的多數股權在中國也有諸多限制,實施起來也不容易。
第三,銀行業是一項高杠桿的生意,資產的質量是關鍵,而外部投資者一般很難了解銀行的資產質量,這大概也是讓民營企業對目前估值不高的上市銀行卻步的原因。
第四,對于某些企業特別是互聯網巨擘來說,進軍銀行業是拓展自己業務版圖的需要。我相信,只要政策許可,它們肯定會盡力拿下業務發展所需的金融牌照。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阿里巴巴正在收購與余額寶合作的基金公司的多數股權。而這次拿到試點的兩家互聯網企業,其實它們或早或晚都要拿銀行業的牌照,否則無法充分開展被寄予厚望同時想象空間又無限的互聯網金融業務。
金融業有百業之母之稱,銀行是金融業的三大支柱之一,而銀行業在中國金融業的地位更顯重要,因為中國直接融資市場還不夠發達,大部分企業都不能上市或者直接發債融資,它們的融資渠道主要是銀行。幾年前,中國銀行業在社會融資總額的比例高達90%以上,這幾年雖然有所下降,仍然保持在50%以上,如果加上從銀行業轉移出去、與銀行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其他間接融資,估計中國的間接融資比例仍然超過70%。
會形成余額寶式的沖擊么?
互聯網公司開銀行是不是會像余額寶一樣對銀行業形成巨大的沖擊呢?我以為這種現象基本不會發生:首先,從牌照和監管的角度看,就沒有這種可能性。我們在發起這些民營銀行時設定的目標就是對原有金融系統的一個有益的補充,而不是取代。比如銀監會明確要求這些試點銀行“堅持服務小微企業和社區民眾的市場定位,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高效和差異化的金融服務,實行有限牌照”。
其次,我認為即使給了互聯網企業全業務牌照,短期內也不大可能對傳統的銀行業形成大的沖擊。原因在于互聯網企業做銀行業還有一些明顯的能力短板。銀行業的商業模式很簡單,無非是從公眾吸收存款,然后將之貸給有資金需求且有還款能力的企業或者個人,銀行賺取存貸利率的差價(中國銀行業中間業務收入占比還很低,就不討論了)。這個商業模式要求銀行面向兩類用戶,一類是資金提供方,即存款的公眾,另一類是借款的企業或個人。互聯網企業多是以消費者導向的,用戶至上的經營理念,因此,我相信互聯網企業辦的銀行在服務個人客戶方面會做得很好,但是,服務企業客戶的經驗則不足,尤其是如何確定風險并進行風險定價方面,我認為還需要一個學習和證明自己的過程。
阿里銀行有望率先破殼
本次試點的民營銀行能做什么?根據試點方案要求,民營銀行四種經營模式分別是:“小存小貸”(限定存款上限,設定財富下限);“大存小貸”(存款限定下限,貸款限定上限);“公存公貸”(只對法人不對個人);“特定區域存貸款”(限定業務和區域范圍)。據銀監會助理楊家才介紹,騰訊是“大存小貸”,即做一定限額以上的存款。而阿里提出方案的重點是“小存小貸”,即存款額度有上限、貸款額度有上限。
從騰訊和阿里分別的申報方案看,騰訊面對的資金來源方應當是較富裕的人群或者企業,而阿里則定位的是“屌絲”市場。而它們面向的資金需求方應該都是小企業。根據我對阿里和騰訊一點淺薄的了解,阿里的定位與其自身的優勢結合更加緊密,而且阿里此前也確實在“小存小貸”這個業務模式的資金供給方和需求方都積累了不少資源和經驗。比如阿里的余額寶雖然是一款貨幣基金,但對于用戶來說,就是把錢交給阿里,請它幫助打理,雖然誕生只有短短9個月,但已經積累了8100多萬用戶,這些用戶都是“阿里銀行”潛在的存款客戶來源。而阿里小貸業務也已經做了幾年,相信也積累了不少如何與小企業打交道的經驗。反觀騰訊,除了微信紅包實現了將微信與用戶的銀行卡綁定之外,暫時還沒有看到在吸引大額存款方面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同時,我也沒有聽說騰訊之前做過給小企業做貸款的業務。當然,最近與京東商城達成的戰略合作有望彌補騰訊在資金需求端的資源缺乏。
銀監會尚福林說,5家銀行的試點將按照成熟一家審批一家的原則來審慎地推進。也就是說,掛牌營業的時間主要還取決于這些試點銀行自身成熟程度。而僅就阿里和騰訊在銀行業的積累和準備看,我判斷“阿里”銀行有望領先“企鵝”銀行掛牌營業,當然,也不排除同時掛牌,但騰訊在這個事情上領先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從大眾對“阿里”和“企鵝”銀行的感知來看,也應該是阿里銀行的存在感更強,因為它是做小額存款,面向的客戶群非常大。而騰訊面向大額存款客戶,用戶面自然窄。不過,我猜測,這兩家銀行都不會大力開設營業網點來吸收存款,假設監管許可,它們大概還是通過網絡來實現存款作業,至于貸款業務,我估計也大量通過網絡交易實現,實體見面作業會遠遠少于傳統的銀行。
理解監管
正如我在《對互聯網金融的誤讀和正見》所言,金融業有著嚴格的游戲規則,如果你要玩這個游戲就必須遵守。這一次,我們看到發給5家民營銀行的牌照有嚴格的業務范圍限制,有人會說這會限制這些銀行的發展。但是,在此我想特別強調,我們并不能就此指責監管者。因為金融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其風險具有外溢性,比如銀行吸收了公眾存款,一旦它破了產,絕對不僅僅是股東的本錢血本無歸那么簡單,它可能涉及到成千上萬的存款客戶,處理不好,可能會影響社會安定。而目前這些申請開辦銀行的企業,沒有誰有獨自開設銀行的經驗,限制其經營范圍,讓他們逐漸積累經驗,慢慢拓展業務范圍是非常合理的監管策略。
同時,我注意到,這次試點的銀行都要求立“生前遺囑”,這是個好現象,這種“自擔剩余風險的制度安排”可以抑制銀行無節制擴張的沖動,減少道德風險。而如果我們的民營銀行在這種嚴格的監管、有限牌照、風險自擔的前提下,仍然能夠經營得很出色,甚至比傳統銀行更好,那么,我相信,監管者就沒有理由不給它們更多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