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銀行的比較與排名分析】關于國內銀行,有五大行之說,一般就是四大行之說。
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這是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四大行”。
“五大行”之說以前就有,除了四大行以外,再加上一個交通銀行。交行的歷史早,是舊中國四大銀行之一。1986年重組,成為新中國第一家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所以,也有把交行和四大行并稱為“五大行”的說法,我讀高中那會兒,教科書上的說法就是五大國家級商業銀行。
現在還有一種新的“五大行”的說法,就是中農工建四大行加上07年成立的郵政儲蓄銀行。不過個人感覺郵儲銀行在各方面比與四大行和交行比都有差距。
個人比較傾向于五大行的說法:工農中建交。原來的四大行目前都已經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且上市,和交行一樣成為國有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工、建、中、農四大行的排名悄然之間已經發生實質性變化。
昨日,農業銀行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凈利潤805億元,增長20.8%,平均總資產回報率1.31%;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23.26%;每股收益0.25元。
6月末,農行資產總計12.9萬億元、負債總計12.2萬億元。而此前中國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中行實現凈利潤750億元;6月末,該行資產總計12.8萬億元,負債總計12萬億元。
總資產、總負債和利潤,這三個關鍵的財務數據,農行均已超過中行。這意味著,自2010年年中上市之后,農行利用兩年多的時間,終于反超中行,奪回“老三”的位置。
其他兩家銀行方面,工行尚未公布其中期業績,但其利潤已經連續數年位居全球銀行業首位,國內地位難以撼動。建行今年上半年則實現凈利潤1065億元,資產總額達13.5萬億元。
中行掉隊?
四大行股改之前,工行由于承接了央行過去承擔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其規模素來位居大行首位;而靠外匯業務起家的中行,國內業務規模相對較小,若以總資產論,在大行中往往墊底。
在2004年前后,建行、中行被選為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試點行,兩家銀行率先于2005年和2006年登陸資本市場,而農行的股改卻遲遲未能突破。
“此消彼長,農行也就掉落到了四大行的末尾。”一位國有大行人士稱,特別是2006年工行也上市之后,農行甚至有跌出四大行隊列的危險。
轉折發生在2010年年中,農行成功上市。攜上市效應,農行利潤增速保持在40%以上,遠遠領先其他三大行,農行與中行的差距也快速縮小。
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中行凈利潤701億元,領先農行的667億元,二者之間的差距已經非常小。終于,到了2012年上半年,農行在總資產、總負債和利潤規模三項指標上,均反超中行。
事實上,農行的反超,一方面得益于自身的提速,另一方面也與中行減速有關。
從利潤增速看,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農行利潤增速20.8%,建行利潤增速14.6%,唯獨中行利潤增速跌至10%以下,約為7%。從關鍵的凈息差指標看,今年上半年,農行凈息差為2.85%,建行凈息差為2.71%,中行凈息差僅有2.1%。
“中行是四大行中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但國外利率已經完全市場化,銀行利差空間很小。”一位銀行業分析師表示,例如,中銀香港在中行的利潤盤子中占比較大,但在香港地區,銀行業的凈息差普遍在1%左右。
中行中報顯示,上半年,中行在中國內地人民幣凈息差為2.31%;境外機構凈息差為1.14%。
縣域優勢
在業績發布會上,農行行長張云透露,2012年上半年,該行凈息差2.85%,同比上升6個基點,同期縣域金融業務的凈息差則達到2.96%;農行財務會計部總經理張克秋還透露,農行年內沒有股本性融資計劃。
2.96%的水平不但超過農行全行平均凈息差2.85%,也遠遠超過建行的2.71%和中行的2.1%。這意味著,此前曾備受質疑的農行縣域業務,已戲劇性地變身為拉升全行利潤水平的“火車頭”。
農行高管對該行縣域業務優勢的體現也并不諱言。石盛林表示,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對農行縣域地區的業務影響較小。在農行的縣域存款中,個人存款占比高達66%,活期存款的比重也比全行水平高2個百分點;貸款方面,農行定價優勢也保持領先。
正是得益于此,上半年,盡管央行連續兩次降息,并且實質性推進利率市場化,但該行貸款收息率提高的貢獻基本覆蓋存款付息率上升的影響。其實這也是農行凈息差達到2.85%的原因之一。
資本充足情況方面,截至2012年6月30日,農行資本充足率為12.02%,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65%,分別比上年末上升0.08個百分點和0.15個百分點。